诗词网

首页 > 百家姓

[ zhāng ]

读音:zhāng

拼音:zhang

简繁:張

五笔:XTAY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XTAY

笔画:7画

吉凶:吉

仓颉:NPO

结构:左右

郑码:YZCH

四角:12234

区位:5337

统一码:5F20

异体字:張

英汉互译:stretch,extend,expand,sheet

笔顺:横折、横、竖折折钩、撇、横、竖提、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32018年32014年3
2013年32007年32006年3
1995年31987年31982年4
明朝2元朝2宋朝3
北宋24

内容来源于:www.sc0.cn

起源

张姓主要源自:姬姓、聂姓。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

总堂号:清河堂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

一、(張)zhāng

现行最常见姓氏。据有关部门统计,张姓系我国现行最大姓氏之一,总人口在一亿以上,分布几遍全国各地。汉、满、蒙、回、鲜、壮、京、黎、水、苗、怒、白、彝、羌、土、侗、布朗、纳西、土家、布依、赫哲、仫佬、仡佬、拉祜、景颇、阿昌、基诺、哈尼、门巴、锡伯、东乡、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风俗通》注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

2、又,其注引《唐书·世系表》云:“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

3、郑樵注云:(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仕韩,此即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按:弧星,《姓氏词典》引作“张星”,误),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世,《姓氏词典》引作“始”),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赵有张谈,韩有张开地,赵、韩分晋,皆张侯之裔也。此以字为氏,系出解氏。

4、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张浩,辽阳人,本姓高氏,东明王之后。曾祖霸,仕辽为张氏。”

5、或为蒙古族人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哈喇尼敦曰张善;藏布曰张志义。”

6、或以地名为姓。《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国为氏》:“金特嘉氏,其先世居张皇堡,尝以张为氏。”此以地(国)为氏,出自女真族。

7、清代高丽族亦有张姓,散处易州、望京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8、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之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拉哩、扎库塔、颜札、赫乌里等多个姓氏或改为张氏。

9、或为韩氏所改。汉张良,本韩公族,避秦难改姓张。

10、《姓氏考略》据《方舆纪要》注云:“汉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氏。”龙佑那,白族之先。《中国人的姓名·白族》亦载:“三国诸葛亮赐仁果九代孙龙佑那张姓。”

11、《三国志·魏志》载:魏将张辽,本姓聂,改为张氏。

12、《中国人的姓名·白族》又载:唐赐南诏国大首领将军乐进求张姓。乐进求,本无姓,后为张乐进求。

13、彝族之张姓,则由“都卑普”(蜂族)、“对素普”(鸟族)、“薄以鱼普”(虎族)、“阿鲁普“(獐族)、“那普”(黑族)等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14、羌族之张姓,则由“耶给”所改。本为人名,汉意“獐子”,以名为姓,盖取其汉意“獐”之音,谐以汉姓“张”而得。

15、土族之张姓,则由“姜加·孔”、“姜加·阿寅勒”所改。土族语“姜加·孔”,意为姜加人;“姜加·阿寅勒”意为姜加村,后或取其首音“姜”,谐以音近似之汉姓“张”(或作“章”)而为单姓。

16、赫哲族之张姓,由则“瞻”字音讹而得。或称:“张凯喜本不姓张,民国初年在登记他祖父的名字时,执笔人认为其祖父的名字语音太长,不好写,便以其祖父的官名‘瞻仁大人’的第一个‘瞻’改写成‘张’。”

17、苗族之张姓,今贵州之台江一带有分布,由万姓所改。

18、阿昌族之“张”姓,则出自“喇准”;或称汉张姓融入阿昌而为“喇准”氏。

19、基诺族之张姓,分布於云南之景洪,由“谢也撒”所改。

20、锡伯族之张姓,则由张佳氏所改。

21、东乡族之张姓或始自大湾头门宦创始人穆罕因底尼。相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阿拉伯人。穆罕因底尼到临夏传教时比较贫困。到东乡地区以后,大湾头的群众送给他九亩地。此后,他以一个侨居的传教士逐渐成为自耕自食的东乡族人。由于大湾头的人都姓张,穆罕因底尼随乡入俗也姓了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后来人们就把大湾头门宦称为张门门宦。大湾头的张姓人,原来是汉族,后皈依了伊斯兰教,连同姓氏一同融入东乡族。

22、达斡尔族之张姓,则由札模氏所改,系出倭哷哈拉。后或取“札莫”之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姓“张”而得。注(14)——(22)参见《中国人的姓名》。“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张氏谱图》云有四十三望(《姓氏考略》)。”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又有张衡,发明家;又有张机,医家;三国时蜀有张飞、魏有张辽;唐代有张九龄;明代有张煌言;当代有张大千。

二、(張)

张姓分布: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08%,仅次于李、王两姓,居全国第三。北方地区张姓多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张姓在省人口比例中均高于8%(但陕西省不足7%)。绝对人数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4省为最多,约占全国汉族张姓人口36%。

张姓起源:

1、张、王、李、赵,黄帝赐姓,见《风俗通》。黄帝之孙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以为氏,见《广韵》。

2、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字张侯,以字为氏,自此晋始有张氏。

3、秦末韩国姬良,因谋刺秦始皇未遂,避难改姓张,即汉留侯张良。

4、三国时魏国张辽,原姓聂。

5、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姓。

6、晋时南皮张氏出自东鲜卑乌丸族。又,南安张氏出自乌桓人。

7、晋时西河张氏出自匈奴屠各部人。

8、晋时上党张氏出自匈奴羌渠部,属羯族。张乃羌渠之谐音,以部为氏。

9、五代时后晋太原张氏出自突厥人。

10、唐时太原张氏出自回鹘人。

11、五代后晋时沙陀人有张氏。

12、唐时契丹奚人有张氏。

13、金时女真人颜盏氏、赤盏氏(亦作石盏、食盏)、温迪罕氏、兀撒惹氏等,汉姓均为张。

14、西夏人姓。

15、汉武帝时几将侯张陷,系朝鲜人,见《汉书》。清高丽人姓,共四派,出易州、望京、开州、碧汉等地。今朝鲜族姓。

1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开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库塔氏、颜扎氏、赫舍哩氏、扎拉哩氏等后均有改姓张者。今满

张姓名人:

张仪,战国时魏人,与苏秦同师鬼谷子,游说六国连横事秦名闻天下。

郡望:

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魏郡、蜀、南阳、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汲郡、河内、高平。

其他:

①台湾张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张间、长脆、长口、长泽、长冈、长野、长田、安长、长谷川等。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全部恢复张姓。②台湾土著中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使用日本姓野间、有川等者,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重新选姓,均改为张姓。

历史名人

张姓古代名人

张仪战国,前?-309年,魏国大梁,政治家、纵横家

张良西汉,前250年-前186年,颍川城父、政治家、谋略家,武庙十哲之一,封留侯

张苍西汉,前256年-前152年,阳武县、西汉丞相、封北平侯

张汤西汉,?-前116年,杜陵,汉代名臣,任御史大夫

张骞西汉,?-前114年,成固,探险家、外交家,封博望侯

张安世西汉,?-前62年,杜陵,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封富平侯

张道陵东汉:34年-155年,江苏丰县,张良八世孙,道教创始人

张衡東漢,南陽郡西鄂人,漢朝官員兼南陽的學者,是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詩人。

张鲁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道陵之孙,东汉末五斗米道首领。

张角、张宝、张梁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三兄弟。著名道教领袖,自稱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

张仲景東漢,汉代医圣。

张任东汉末,劉璋部下之名將。

张飞三國,蜀漢名將。

张苞三國,蜀漢名將,張飛之子。

张遵三國,名將張苞之子,張飛之孫。

张昭三国,孙吴的重要文臣「江東二張」之一。

张紘三国,孙吴的重要文臣「江東二張」之一。

张辽三國,曹魏名將。

张郃三國,曹魏名將。

张悌三國後期,人物,為吳國後期重要的守護者。

张华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张轨十六国,前凉创建者。

张九龄唐朝,宰相、诗人。

张说唐代,宰相。

张鷟唐朝,文學家、法律學家。

张旭书法家,狂草代表人物。

张巡唐朝,著名将领。安史之乱中,张巡在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抵抗安史燕军。

张择端北宋,畫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张世杰宋朝,大将。

张载宋代,理学家、哲学家。

张邦昌宋代,丞相。

张浚宋朝,抗金名将之一。

张士诚元末明初,义军领袖。

张三丰元末明初,太极拳发明者与武当派创始人。

张居正明代,政治家。

张献忠中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张保仔清朝,海盜。

张廷玉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

张英清朝,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雍正太傅。

张姓近代名人

张之洞清朝:1837年-1909年,直隶南皮,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謇民国:1854年-1926年,江苏常熟,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张作霖民国:1875年-1928年,奉天海城,奉系军阀领袖

张国焘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张爱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

张勋北洋军首领。

张宗昌北洋军首领。

张学良民国,将领,张作霖之子,曾发动西安事变。

张充仁著名雕塑家。

张爱玲著名作家。

郡望

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

总堂号:清河堂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

一、(張)zhāng

现行最常见姓氏。据有关部门统计,张姓系我国现行最大姓氏之一,总人口在一亿以上,分布几遍全国各地。汉、满、蒙、回、鲜、壮、京、黎、水、苗、怒、白、彝、羌、土、侗、布朗、纳西、土家、布依、赫哲、仫佬、仡佬、拉祜、景颇、阿昌、基诺、哈尼、门巴、锡伯、东乡、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风俗通》注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

2、又,其注引《唐书·世系表》云:“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

3、郑樵注云:(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仕韩,此即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按:弧星,《姓氏词典》引作“张星”,误),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世,《姓氏词典》引作“始”),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赵有张谈,韩有张开地,赵、韩分晋,皆张侯之裔也。此以字为氏,系出解氏。

4、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张浩,辽阳人,本姓高氏,东明王之后。曾祖霸,仕辽为张氏。”

5、或为蒙古族人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哈喇尼敦曰张善;藏布曰张志义。”

6、或以地名为姓。《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国为氏》:“金特嘉氏,其先世居张皇堡,尝以张为氏。”此以地(国)为氏,出自女真族。

7、清代高丽族亦有张姓,散处易州、望京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8、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之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拉哩、扎库塔、颜札、赫乌里等多个姓氏或改为张氏。

9、或为韩氏所改。汉张良,本韩公族,避秦难改姓张。

10、《姓氏考略》据《方舆纪要》注云:“汉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氏。”龙佑那,白族之先。《中国人的姓名·白族》亦载:“三国诸葛亮赐仁果九代孙龙佑那张姓。”

11、《三国志·魏志》载:魏将张辽,本姓聂,改为张氏。

12、《中国人的姓名·白族》又载:唐赐南诏国大首领将军乐进求张姓。乐进求,本无姓,后为张乐进求。

13、彝族之张姓,则由“都卑普”(蜂族)、“对素普”(鸟族)、“薄以鱼普”(虎族)、“阿鲁普“(獐族)、“那普”(黑族)等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14、羌族之张姓,则由“耶给”所改。本为人名,汉意“獐子”,以名为姓,盖取其汉意“獐”之音,谐以汉姓“张”而得。

15、土族之张姓,则由“姜加·孔”、“姜加·阿寅勒”所改。土族语“姜加·孔”,意为姜加人;“姜加·阿寅勒”意为姜加村,后或取其首音“姜”,谐以音近似之汉姓“张”(或作“章”)而为单姓。

16、赫哲族之张姓,由则“瞻”字音讹而得。或称:“张凯喜本不姓张,民国初年在登记他祖父的名字时,执笔人认为其祖父的名字语音太长,不好写,便以其祖父的官名‘瞻仁大人’的第一个‘瞻’改写成‘张’。”

17、苗族之张姓,今贵州之台江一带有分布,由万姓所改。

18、阿昌族之“张”姓,则出自“喇准”;或称汉张姓融入阿昌而为“喇准”氏。

19、基诺族之张姓,分布於云南之景洪,由“谢也撒”所改。

20、锡伯族之张姓,则由张佳氏所改。

21、东乡族之张姓或始自大湾头门宦创始人穆罕因底尼。相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阿拉伯人。穆罕因底尼到临夏传教时比较贫困。到东乡地区以后,大湾头的群众送给他九亩地。此后,他以一个侨居的传教士逐渐成为自耕自食的东乡族人。由于大湾头的人都姓张,穆罕因底尼随乡入俗也姓了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后来人们就把大湾头门宦称为张门门宦。大湾头的张姓人,原来是汉族,后皈依了伊斯兰教,连同姓氏一同融入东乡族。

22、达斡尔族之张姓,则由札模氏所改,系出倭哷哈拉。后或取“札莫”之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姓“张”而得。注(14)——(22)参见《中国人的姓名》。“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张氏谱图》云有四十三望(《姓氏考略》)。”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又有张衡,发明家;又有张机,医家;三国时蜀有张飞、魏有张辽;唐代有张九龄;明代有张煌言;当代有张大千。

二、(張)

张姓分布: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08%,仅次于李、王两姓,居全国第三。北方地区张姓多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张姓在省人口比例中均高于8%(但陕西省不足7%)。绝对人数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4省为最多,约占全国汉族张姓人口36%。

张姓起源:

1、张、王、李、赵,黄帝赐姓,见《风俗通》。黄帝之孙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以为氏,见《广韵》。

2、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字张侯,以字为氏,自此晋始有张氏。

3、秦末韩国姬良,因谋刺秦始皇未遂,避难改姓张,即汉留侯张良。

4、三国时魏国张辽,原姓聂。

5、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姓。

6、晋时南皮张氏出自东鲜卑乌丸族。又,南安张氏出自乌桓人。

7、晋时西河张氏出自匈奴屠各部人。

8、晋时上党张氏出自匈奴羌渠部,属羯族。张乃羌渠之谐音,以部为氏。

9、五代时后晋太原张氏出自突厥人。

10、唐时太原张氏出自回鹘人。

11、五代后晋时沙陀人有张氏。

12、唐时契丹奚人有张氏。

13、金时女真人颜盏氏、赤盏氏(亦作石盏、食盏)、温迪罕氏、兀撒惹氏等,汉姓均为张。

14、西夏人姓。

15、汉武帝时几将侯张陷,系朝鲜人,见《汉书》。清高丽人姓,共四派,出易州、望京、开州、碧汉等地。今朝鲜族姓。

1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开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库塔氏、颜扎氏、赫舍哩氏、扎拉哩氏等后均有改姓张者。今满

张姓名人:

张仪,战国时魏人,与苏秦同师鬼谷子,游说六国连横事秦名闻天下。

郡望:

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魏郡、蜀、南阳、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汲郡、河内、高平。

其他:

①台湾张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张间、长脆、长口、长泽、长冈、长野、长田、安长、长谷川等。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全部恢复张姓。②台湾土著中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使用日本姓野间、有川等者,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重新选姓,均改为张姓。

姓氏源流

一、(張)zhāng

现行最常见姓氏。据有关部门统计,张姓系我国现行最大姓氏之一,总人口在一亿以上,分布几遍全国各地。汉、满、蒙、回、鲜、壮、京、黎、水、苗、怒、白、彝、羌、土、侗、布朗、纳西、土家、布依、赫哲、仫佬、仡佬、拉祜、景颇、阿昌、基诺、哈尼、门巴、锡伯、东乡、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风俗通》注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

2、又,其注引《唐书·世系表》云:“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

3、郑樵注云:(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仕韩,此即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按:弧星,《姓氏词典》引作“张星”,误),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世,《姓氏词典》引作“始”),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赵有张谈,韩有张开地,赵、韩分晋,皆张侯之裔也。此以字为氏,系出解氏。

4、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张浩,辽阳人,本姓高氏,东明王之后。曾祖霸,仕辽为张氏。”

5、或为蒙古族人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哈喇尼敦曰张善;藏布曰张志义。”

6、或以地名为姓。《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国为氏》:“金特嘉氏,其先世居张皇堡,尝以张为氏。”此以地(国)为氏,出自女真族。

7、清代高丽族亦有张姓,散处易州、望京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8、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之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拉哩、扎库塔、颜札、赫乌里等多个姓氏或改为张氏。

9、或为韩氏所改。汉张良,本韩公族,避秦难改姓张。

10、《姓氏考略》据《方舆纪要》注云:“汉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氏。”龙佑那,白族之先。《中国人的姓名·白族》亦载:“三国诸葛亮赐仁果九代孙龙佑那张姓。”

11、《三国志·魏志》载:魏将张辽,本姓聂,改为张氏。

12、《中国人的姓名·白族》又载:唐赐南诏国大首领将军乐进求张姓。乐进求,本无姓,后为张乐进求。

13、彝族之张姓,则由“都卑普”(蜂族)、“对素普”(鸟族)、“薄以鱼普”(虎族)、“阿鲁普“(獐族)、“那普”(黑族)等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14、羌族之张姓,则由“耶给”所改。本为人名,汉意“獐子”,以名为姓,盖取其汉意“獐”之音,谐以汉姓“张”而得。

15、土族之张姓,则由“姜加·孔”、“姜加·阿寅勒”所改。土族语“姜加·孔”,意为姜加人;“姜加·阿寅勒”意为姜加村,后或取其首音“姜”,谐以音近似之汉姓“张”(或作“章”)而为单姓。

16、赫哲族之张姓,由则“瞻”字音讹而得。或称:“张凯喜本不姓张,民国初年在登记他祖父的名字时,执笔人认为其祖父的名字语音太长,不好写,便以其祖父的官名‘瞻仁大人’的第一个‘瞻’改写成‘张’。”

17、苗族之张姓,今贵州之台江一带有分布,由万姓所改。

18、阿昌族之“张”姓,则出自“喇准”;或称汉张姓融入阿昌而为“喇准”氏。

19、基诺族之张姓,分布於云南之景洪,由“谢也撒”所改。

20、锡伯族之张姓,则由张佳氏所改。

21、东乡族之张姓或始自大湾头门宦创始人穆罕因底尼。相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阿拉伯人。穆罕因底尼到临夏传教时比较贫困。到东乡地区以后,大湾头的群众送给他九亩地。此后,他以一个侨居的传教士逐渐成为自耕自食的东乡族人。由于大湾头的人都姓张,穆罕因底尼随乡入俗也姓了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后来人们就把大湾头门宦称为张门门宦。大湾头的张姓人,原来是汉族,后皈依了伊斯兰教,连同姓氏一同融入东乡族。

22、达斡尔族之张姓,则由札模氏所改,系出倭哷哈拉。后或取“札莫”之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姓“张”而得。注(14)——(22)参见《中国人的姓名》。“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张氏谱图》云有四十三望(《姓氏考略》)。”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又有张衡,发明家;又有张机,医家;三国时蜀有张飞、魏有张辽;唐代有张九龄;明代有张煌言;当代有张大千。

二、(張)

张姓分布: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08%,仅次于李、王两姓,居全国第三。北方地区张姓多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张姓在省人口比例中均高于8%(但陕西省不足7%)。绝对人数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4省为最多,约占全国汉族张姓人口36%。

张姓起源:

1、张、王、李、赵,黄帝赐姓,见《风俗通》。黄帝之孙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以为氏,见《广韵》。

2、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字张侯,以字为氏,自此晋始有张氏。

3、秦末韩国姬良,因谋刺秦始皇未遂,避难改姓张,即汉留侯张良。

4、三国时魏国张辽,原姓聂。

5、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姓。

6、晋时南皮张氏出自东鲜卑乌丸族。又,南安张氏出自乌桓人。

7、晋时西河张氏出自匈奴屠各部人。

8、晋时上党张氏出自匈奴羌渠部,属羯族。张乃羌渠之谐音,以部为氏。

9、五代时后晋太原张氏出自突厥人。

10、唐时太原张氏出自回鹘人。

11、五代后晋时沙陀人有张氏。

12、唐时契丹奚人有张氏。

13、金时女真人颜盏氏、赤盏氏(亦作石盏、食盏)、温迪罕氏、兀撒惹氏等,汉姓均为张。

14、西夏人姓。

15、汉武帝时几将侯张陷,系朝鲜人,见《汉书》。清高丽人姓,共四派,出易州、望京、开州、碧汉等地。今朝鲜族姓。

1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开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库塔氏、颜扎氏、赫舍哩氏、扎拉哩氏等后均有改姓张者。今满

张姓名人:

张仪,战国时魏人,与苏秦同师鬼谷子,游说六国连横事秦名闻天下。

郡望:

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魏郡、蜀、南阳、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汲郡、河内、高平。

其他:

①台湾张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张间、长脆、长口、长泽、长冈、长野、长田、安长、长谷川等。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全部恢复张姓。②台湾土著中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使用日本姓野间、有川等者,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重新选姓,均改为张姓。

堂号

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

总堂号:清河堂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

一、(張)zhāng

现行最常见姓氏。据有关部门统计,张姓系我国现行最大姓氏之一,总人口在一亿以上,分布几遍全国各地。汉、满、蒙、回、鲜、壮、京、黎、水、苗、怒、白、彝、羌、土、侗、布朗、纳西、土家、布依、赫哲、仫佬、仡佬、拉祜、景颇、阿昌、基诺、哈尼、门巴、锡伯、东乡、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风俗通》注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

2、又,其注引《唐书·世系表》云:“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

3、郑樵注云:(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仕韩,此即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按:弧星,《姓氏词典》引作“张星”,误),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世,《姓氏词典》引作“始”),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赵有张谈,韩有张开地,赵、韩分晋,皆张侯之裔也。此以字为氏,系出解氏。

4、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张浩,辽阳人,本姓高氏,东明王之后。曾祖霸,仕辽为张氏。”

5、或为蒙古族人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哈喇尼敦曰张善;藏布曰张志义。”

6、或以地名为姓。《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国为氏》:“金特嘉氏,其先世居张皇堡,尝以张为氏。”此以地(国)为氏,出自女真族。

7、清代高丽族亦有张姓,散处易州、望京等地方。见《清通志·氏族略》。

8、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之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拉哩、扎库塔、颜札、赫乌里等多个姓氏或改为张氏。

9、或为韩氏所改。汉张良,本韩公族,避秦难改姓张。

10、《姓氏考略》据《方舆纪要》注云:“汉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氏。”龙佑那,白族之先。《中国人的姓名·白族》亦载:“三国诸葛亮赐仁果九代孙龙佑那张姓。”

11、《三国志·魏志》载:魏将张辽,本姓聂,改为张氏。

12、《中国人的姓名·白族》又载:唐赐南诏国大首领将军乐进求张姓。乐进求,本无姓,后为张乐进求。

13、彝族之张姓,则由“都卑普”(蜂族)、“对素普”(鸟族)、“薄以鱼普”(虎族)、“阿鲁普“(獐族)、“那普”(黑族)等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14、羌族之张姓,则由“耶给”所改。本为人名,汉意“獐子”,以名为姓,盖取其汉意“獐”之音,谐以汉姓“张”而得。

15、土族之张姓,则由“姜加·孔”、“姜加·阿寅勒”所改。土族语“姜加·孔”,意为姜加人;“姜加·阿寅勒”意为姜加村,后或取其首音“姜”,谐以音近似之汉姓“张”(或作“章”)而为单姓。

16、赫哲族之张姓,由则“瞻”字音讹而得。或称:“张凯喜本不姓张,民国初年在登记他祖父的名字时,执笔人认为其祖父的名字语音太长,不好写,便以其祖父的官名‘瞻仁大人’的第一个‘瞻’改写成‘张’。”

17、苗族之张姓,今贵州之台江一带有分布,由万姓所改。

18、阿昌族之“张”姓,则出自“喇准”;或称汉张姓融入阿昌而为“喇准”氏。

19、基诺族之张姓,分布於云南之景洪,由“谢也撒”所改。

20、锡伯族之张姓,则由张佳氏所改。

21、东乡族之张姓或始自大湾头门宦创始人穆罕因底尼。相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阿拉伯人。穆罕因底尼到临夏传教时比较贫困。到东乡地区以后,大湾头的群众送给他九亩地。此后,他以一个侨居的传教士逐渐成为自耕自食的东乡族人。由于大湾头的人都姓张,穆罕因底尼随乡入俗也姓了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后来人们就把大湾头门宦称为张门门宦。大湾头的张姓人,原来是汉族,后皈依了伊斯兰教,连同姓氏一同融入东乡族。

22、达斡尔族之张姓,则由札模氏所改,系出倭哷哈拉。后或取“札莫”之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姓“张”而得。注(14)——(22)参见《中国人的姓名》。“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张氏谱图》云有四十三望(《姓氏考略》)。”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又有张衡,发明家;又有张机,医家;三国时蜀有张飞、魏有张辽;唐代有张九龄;明代有张煌言;当代有张大千。

二、(張)

张姓分布: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08%,仅次于李、王两姓,居全国第三。北方地区张姓多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张姓在省人口比例中均高于8%(但陕西省不足7%)。绝对人数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4省为最多,约占全国汉族张姓人口36%。

张姓起源:

1、张、王、李、赵,黄帝赐姓,见《风俗通》。黄帝之孙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以为氏,见《广韵》。

2、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字张侯,以字为氏,自此晋始有张氏。

3、秦末韩国姬良,因谋刺秦始皇未遂,避难改姓张,即汉留侯张良。

4、三国时魏国张辽,原姓聂。

5、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姓。

6、晋时南皮张氏出自东鲜卑乌丸族。又,南安张氏出自乌桓人。

7、晋时西河张氏出自匈奴屠各部人。

8、晋时上党张氏出自匈奴羌渠部,属羯族。张乃羌渠之谐音,以部为氏。

9、五代时后晋太原张氏出自突厥人。

10、唐时太原张氏出自回鹘人。

11、五代后晋时沙陀人有张氏。

12、唐时契丹奚人有张氏。

13、金时女真人颜盏氏、赤盏氏(亦作石盏、食盏)、温迪罕氏、兀撒惹氏等,汉姓均为张。

14、西夏人姓。

15、汉武帝时几将侯张陷,系朝鲜人,见《汉书》。清高丽人姓,共四派,出易州、望京、开州、碧汉等地。今朝鲜族姓。

1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开平、辽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爱义氏、罕楚氏、彰锦氏、扎库塔氏、颜扎氏、赫舍哩氏、扎拉哩氏等后均有改姓张者。今满

张姓名人:

张仪,战国时魏人,与苏秦同师鬼谷子,游说六国连横事秦名闻天下。

郡望:

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魏郡、蜀、南阳、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汲郡、河内、高平。

其他:

①台湾张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张间、长脆、长口、长泽、长冈、长野、长田、安长、长谷川等。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全部恢复张姓。②台湾土著中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被迫使用日本姓野间、有川等者,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重新选姓,均改为张姓。

[ 张 ]的同部首字 - [ 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