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网

首页 > 百家姓

[ bǎo ]

读音:bǎo

拼音:bao

简繁:寶

五笔:PGYU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PGYU

笔画:8画

吉凶:吉

仓颉:JMGI

结构:上下

郑码:WDCS

四角:30103

区位:1706

统一码:5B9D

异体字:寶,珤,寚,寳,靌,㻄,?,?,?,?,?,?,?

英汉互译:treasure,jewel,precious,rare

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横、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511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宝姓主要源自:子姓。

宝姓宝姓起源一

西汉时期,王朝为管理内宫,设有专门的处所,起先负责为宫中女子有病就室治疗,称“宝室”,后逐渐演变成掌管皇后、贵人获罪而囚禁之所,称“暴室”。设有宝室令(暴室令)一人,隶属于光禄勋管辖,官秩六百石,位七品。

宝室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宝氏,读音作pù(ㄆㄨˋ)。

宝姓宝姓起源二

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朝时期官员宝室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东汉时期,宫中有专门的布帛印染晾晒之处所,称曝室,实际上就是染坊,设有掌管官吏一员,称曝室丞,后仿照西汉时期宫内定制,也将有罪的后妃囚禁于曝室,故而曝室又成为宫内附设的监狱,由于多关押的是贵人、嫔妃,因此又称为宝室。宝室丞多由君王亲信的宦官担任。

宝室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宝氏,读音作pù(ㄆㄨˋ)。

宝姓宝姓起源三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宝氏,出自姓名首音的汉译音或谐音。在元朝时期,就有三位名同人不同的“宝合丁”,此外还有“宝合丁刺只”、“宝童”、“宝哥”等。清朝时期,在云南的回民起义军中也有一位将领名叫宝文明。

宝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云南省,读音作bǎo(ㄅㄠˇ)。

宝姓宝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宋、元时期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的后代,属于以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卓索图盟(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宝氏,源出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之后,属于“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后裔,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氏。蒙古族宝氏原居内蒙古呼和浩特,后来迁到土默特右旗、辽宁朝阳县大平房、东大道等乡镇及其周边区域。在古代,由于等级要求森严,宝氏家族的台吉(贵族)只能和扎萨克(旗长)家族联姻。蒙古族孛尔只斤氏,今冠汉姓为鲍氏、包氏、宝氏、博氏、奇氏、罗氏、波氏等,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②蒙古族宝勒格沁氏,源于金国时期博勒和氏,亦称宝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称Boorigit Hala。所冠汉姓有宝氏、暴氏、包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③蒙古族宝古氏,亦称宝济氏、包多机根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ogi Hala。后冠有汉姓宝氏、鹿氏者,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④蒙古族失宝赤氏,亦称实宝禅氏,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今新疆塔城地区)。后满族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boocan Hala。所冠汉姓有宝氏、宫氏、龚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⑤蒙古族宝日努德氏,所冠汉姓有宝氏、吴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宝姓宝姓起源五

源于改姓,出自明朝洪武年间官员于宝,属于避难改姓为氏。该支宝氏,源于明朝洪武年间,钱塘人于宝奉命到云南腾冲地区征粮,恰逢兵变,粮薄丢失,为避祸而弃官流落迤西云南县,即现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以名为姓易为宝氏,后逐渐繁衍发展,遂成西南地区的大族。

现其后人在祥云、龙陵、腾冲、芒市、缅甸等地,其家谱记载该支宝氏目前在世族人约三千余,专设有家会统管祭祀,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宝姓宝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之际女真族保佳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保佳氏,亦称鲍佳氏,满语为Boogiya Hala,世居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所冠汉姓有鲍氏、宝氏、包氏,宝氏读音作bǎo(ㄅㄠˇ)。后文革期间,也有部分爱新觉罗氏改姓为宝。

宝姓宝姓起源七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葆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葆人,就是宝人,在古代,“宝”、“葆”二字同义通用,因此又称宝人,在两周时期专职掌管王室和诸国君主的珍宝库藏,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至秦朝以后,改由三公中的丞相管辖。“三公”,就是太尉、丞相、御史。

在葆人(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葆人氏、或宝人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葆氏、宝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亦作bǎo(ㄅㄠˇ)。

宝姓宝姓起源八

源于子姓,出自宋朝时期孔子后裔,属于以为氏。孔宗愿,生卒年待考,字子庄,主要活动于宋仁宗赵祯执政时期(公元1023~1063年),他是儒学大家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嫡孙。宋宝元二年(公元1038年),宋仁宗官授孔宗愿为国子监主簿,袭封文宣公之爵,兼知县事。到了宋至和二年(公元1054年),孔宗愿任职于集贤院,其间曾上书申明历朝历代对先祖孔子及其嫡裔封号的混乱状况,议革唐朝以来的记载之误。宋仁宗甚感然也,允之,并因此改封孔宗愿为衍圣公。自孔宗愿起,世上始有“衍圣公”之尊称,从此相沿至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民国政府正式废黜其封建世爵,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仍世袭。孔子世家的“衍圣公”尊号持有八百八十一年整。

在孔宗愿的庶支后裔子孙以及家院姻亲族人中,有以先祖袭封为“文宣公”爵称之首封年号“宝元”为姓氏者,在古代,“宝”、“葆”二字同义通用,因此有称宝氏、或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作bǎo(ㄅㄠˇ)。

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六百五十一位,多以河南、归化为郡望。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土默特右旗,辽宁省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市大平房与东大道等乡镇,河南省的焦作市,云南省的腾冲县红豆树村、米果村,大理州祥云县,保山地区昌宁县、潞江、滇西各县市,河北省沧州市大楮村,北京市、台湾省台北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缅甸王国的瓦城、木姐、腊戌、佤邦等地,均有宝氏族人分布。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归化城: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旧城,是一座有四百三十余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它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称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称敕勒川丰州滩。明隆庆六年(壬申,公元1572年),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和妻子三娘子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史书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人施工阶段后,三娘于是主要的主持者。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明万历九年(辛巳,公元1581年),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方志文献《玉泉区志》的记载,明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战败了林丹汗,一直追击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满清王朝在归化城的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归化城坐落在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是由青砖砌成的,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后汉译为“呼和浩特”,汉义“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中原堂。

归化堂:以望立堂,亦称青城堂。

一、(寶)b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度,山西之阳泉,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回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望出丹阳。

二、(寶)

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宝姓起源:见《姓苑》。蒙古族亦有此姓。

宝姓名人:

宝忠,汉光武时人。

郡望:丹阳。

变化:一作〔宝〕。

历史名人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归化城: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旧城,是一座有四百三十余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它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称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称敕勒川丰州滩。明隆庆六年(壬申,公元1572年),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和妻子三娘子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史书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人施工阶段后,三娘于是主要的主持者。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明万历九年(辛巳,公元1581年),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方志文献《玉泉区志》的记载,明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战败了林丹汗,一直追击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满清王朝在归化城的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归化城坐落在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是由青砖砌成的,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后汉译为“呼和浩特”,汉义“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中原堂。

归化堂:以望立堂,亦称青城堂。

一、(寶)b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度,山西之阳泉,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回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望出丹阳。

二、(寶)

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宝姓起源:见《姓苑》。蒙古族亦有此姓。

宝姓名人:

宝忠,汉光武时人。

郡望:丹阳。

变化:一作〔宝〕。

姓氏源流

一、(寶)b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度,山西之阳泉,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回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望出丹阳。

二、(寶)

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宝姓起源:见《姓苑》。蒙古族亦有此姓。

宝姓名人:

宝忠,汉光武时人。

郡望:丹阳。

变化:一作〔宝〕。

堂号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归化城: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旧城,是一座有四百三十余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它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称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称敕勒川丰州滩。明隆庆六年(壬申,公元1572年),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和妻子三娘子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史书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人施工阶段后,三娘于是主要的主持者。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明万历九年(辛巳,公元1581年),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方志文献《玉泉区志》的记载,明天启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战败了林丹汗,一直追击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满清王朝在归化城的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归化城坐落在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是由青砖砌成的,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后汉译为“呼和浩特”,汉义“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中原堂。

归化堂:以望立堂,亦称青城堂。

一、(寶)b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度,山西之阳泉,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回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望出丹阳。

二、(寶)

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宝姓起源:见《姓苑》。蒙古族亦有此姓。

宝姓名人:

宝忠,汉光武时人。

郡望:丹阳。

变化:一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