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ù ]
读音:yù
拼音:yu
简繁:鬱
五笔:DEBH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DEBH
笔画:8画
吉凶:吉
仓颉:KBNL
结构:左右
郑码:GDQY
四角:47227
区位:5184
统一码:90C1
异体字:?,?,鬱,欝,?,?
英汉互译:sweet smelling,rich in aroma,(Cant.) to move,hit
笔顺: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27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266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220 |
1995年 | 256 | 1987年 | 243 | 1982年 | 209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181 |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郁姓主要源自:姬姓、子姓。
郁姓源出有:
郁姓起源一
源于大禹之师郁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远古时期大禹的老师叫郁华,就是郁华。郁华很有见识才能,大禹王称他为王师,虚心向他学习本领。因郁华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家族就很兴盛,接着这个姓氏就出了个神奇人物叫郁林,据说他后来修炼成了仙人。战国时期,著名楚国的诗人宋玉在《高唐赋》中提到,郁氏是来自郁林这个复姓的。显然,那位成仙的郁林原本是郁华的后代,他的子孙以其成仙之事为荣,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为姓氏,曾一度变为复姓郁林氏。
在郁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简称郁氏,皆尊郁华为郁氏始祖,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郁氏正确读音作yù(ㄩˋ)。
郁姓起源二
三峡地区的诸多姓氏如与欧阳氏同源血亲的氏族有夏姚22家,如夏氏、姚氏、欧阳氏、娄氏、嵇氏、弋氏、韩氏、区氏、郁氏、畦氏、徐氏、寻氏、扈氏、灌氏、针氏、杞氏、储氏、共连氏、鲍氏、左氏、渎氏、越氏等,均与西陵嫘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大禹为西陵嫘祖五世孙,轩辕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生鲧,鲧生大禹。
郁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宰相郁黄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宰相名叫郁黄(郁贡),受封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史称“黎阳公”,其地亦因称为“郁”。
郁黄的后裔子孙主要繁衍于今浙江省的吴兴一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郁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郁氏正确读音作wèi(ㄨㄟˋ),今读作yù(ㄩˋ)亦可。
郁姓起源四
源于子姓,出自古春秋时期吴国大夫郁伯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王朝时期,江南长江流域有郁邑(今江苏与浙江之间),为春秋时期吴国一个大夫的采邑,该大夫原为宋国下大夫,在华氏之乱中避于吴国,被吴王因称其为郁伯。
在郁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郁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郁氏正确读音作yù(ㄩˋ)。
郁姓起源五
源于地名,出自古春秋时期鲁国郁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郁邑,亦称枋邑,位置靠近泰山,在《左传》中称其为“枋”。在古代,“郁”字通“枋”字。显然,郑国称其为郁邑,而鲁国称为枋邑,皆指同一地区。
在郁邑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郁氏、枋氏,后枋氏也多改称为郁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郁氏正确读音作wèi(ㄨㄟˋ),今读作yù(ㄩˋ)亦可。
郁姓起源六
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时郑国公子翩之后裔,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郁氏另外一支出自太原(今山西太原),是周宣王姬静时期的郑国公子翩的后裔,与蔚氏通族。该支郁氏正确读音作yuè(ㄩㄝˋ),今读作yù(ㄩˋ)亦可。
郁姓起源七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朝时期郁林,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史书记载:楚伐郁林(今广西桂林),迁其民于郢(今湖北江陵),其后有以原居地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郁氏至今。据史籍《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鬰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又水名,载:鬰水出象郡。”鬰林郡,在秦朝时期称桂林郡,到了汉朝时期改称“郁林郡”。鬰林郡的住民,主要是古代百越民族,也包括了后来成为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西南夷先民百濮族,在大汉王朝强盛之势下,有人以郡望为汉化姓氏者,称鬰林氏,后简为郁氏,再简笔为郁氏,世代相传至今。
要注意的是,该支鬰林氏与第一个渊源中提及的鬰华后裔、即那位成仙的鬰林没有任何关系。该支鬰氏(郁氏)正确读音作yù(ㄩˋ)。
郁姓起源八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郁夷居民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汉朝时期,建有郁夷县,行政上隶属于右扶风,位置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及陇县一带。在郁夷县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郁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郁氏正确读音作yù(ㄩˋ)。
郁姓起源九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西域郁立国国民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在汉朝,汉武帝的通西域政策,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其路径所过的西域有一个郁立国(今新疆奇台),主要是西羌民族,其国民归汉之后,后裔便以国名之谐音汉字“郁”为姓氏,称郁氏、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郁氏正确音作yù(ㄩˋ)。
郁姓起源十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三国志》、《晋书》等的记载:“鲜卑人中有郁姓。”在史籍《晋书》中记载的鲜卑郁氏,就是拓拔鲜卑的一个部落,原称万郁部,在东晋后期聚集魏部落,首领就称万郁烈。该部落从无固定居所,完全靠游掠生存,为史籍如《魏书》等的脱谱氏族。
万郁部族人后皆改汉姓为郁氏,被北魏孝文帝安置于北地郡,称其居地为郁致县(今甘肃庆阳),亦因此而称之为郁州。鲜卑郁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郁氏正确音作yù(ㄩˋ)。
郁姓起源十一
源于契丹族,出自唐朝时期契丹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旧唐书·北狄传》中记载:“唐时契丹人中有郁姓。”唐朝时期,契丹民族中的主流部落为郁律氏,亦称野律氏、后在大辽国时期译作耶律氏。
在辽国灭亡后,郁律氏多汉化省文为单姓郁氏、律氏,多数融入汉族,少数融入蒙古族、女真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郁氏正确音作yù(ㄩˋ)。
郁姓起源十二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郁氏,出自明英宗朱祁镇执政的正统中期(公元1443年左右)所入附的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儿后裔。入朝后,那罕帖木儿被明英宗授职锦衣卫指挥同知。他逝世后,其子倒刺火者袭职。至其孙沙班之时改汉姓为郁氏,称郁敬,因屡有战功而晋升为指挥使。在郁敬之后,其子孙世称郁氏,有四世孙郁锦、五世孙郁胜、六世孙郁腾、七世孙郁勋等等,并世代袭职为指挥使。
该支郁氏正确音作yù(ㄩˋ)。
郁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已经与郁氏不分彼此,皆称郁氏(在台湾省有极少数人仍称郁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位,人口约四十六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9%左右。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宰相名叫郁黄,又被称为郁贡,自郁黄之后,便有了郁氏(郁氏)。
另据史籍《姓考》记载,春秋时期,吴国大夫食采于郁邑,他的后代便以地名“郁”为姓氏。又据《姓氏五书》记载,西域有郁立国,其国人则以国名中的郁为姓氏。
两千多年来,郁氏(郁氏)族人不断繁衍壮大,并逐渐形成众多的支系。据历史文献考证,郁氏望族历史上出自于黎阳郡。位于富春江畔的浙江省富阳市,这里聚居着一支郁氏(郁氏)后裔,其祖上在南宋时期,以御医的身份从北方迁移到浙江,起初定居在余杭,后来又迁到萧山。绵延至第四世郁义安(郁义安)时,他携家人到富阳经商做生意,从而定居在富春江边,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了。
魏、晋时期,郁氏(郁氏)族人曾在今河南浚县繁衍昌盛,此地原属黎阳县,后隶黎阳郡,其与太原一样同为郁氏(郁氏)发展史上之重要郡望。
唐、宋以后,郁氏(郁氏)族人之繁衍重心已转移至南方,尤以华东为中心,他们分布于安徽淮南、江苏苏州、盱眙、昆山、太仓、吴江、上海、浙江杭州、崇德、嘉兴等地。
宋、元乱世中,郁氏(郁氏)族人渐趋播迁于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南方省份。
明朝初期,山西郁氏(郁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明朝中叶以后,郁氏大多简笔为郁氏,广东、广西、海南岛均有了郁氏(郁氏)人家,并有沿海之郁氏(郁氏)渡海赴台,现今台湾之台北便留居有不少的郁氏(郁氏)家族。
清朝时期,郁氏(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之地愈广。如今,郁氏(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为多。
历史上,郁氏(郁氏)不仅是富阳的望族,还是富阳的一个大姓。郁氏(郁氏)家族在富阳有过很辉煌的时期。过去,曾经叫富阳城是郁氏(郁氏)的天下,有“郁半街”、“郁半城”之称。大多商行都是郁氏(郁氏)的。富阳城周围的田梯,也有大量是郁氏(郁氏)的。周围的山上有郁氏(郁氏)的祖坟。到了“洪杨”以后即太平天国以后,他们就逐渐衰落下去了,一部分郁氏(郁氏)族人去了江西等地,留在富阳有三支宗族,一支在富春江以南的乡下,一支在富春江以北的乡下,郁氏(郁氏)这一支宗族一直在富阳镇上住。从第四世郁义安(郁义安)到富阳,到郁达夫这一辈,正好是十九世。现在浙江富阳的郁氏(郁氏)已有了郁达夫的重孙辈,已到二十二世。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朝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朝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朝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朝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朝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朝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北宋朝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北宋朝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县属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己丑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壬辰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戊戌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辛丑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庚戌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丙寅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丙寅,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壬申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乙亥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丁丑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丁丑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戊寅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庚辰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胶东郡:西汉时期设置胶东郡,之后有时是国,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
富阳县:即今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富阳市,位于富春江下游,属杭州市所辖,东接杭州市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倚桐庐县,北与临安市、杭州市余杭区接壤,东北与杭州市西湖区毗邻。富阳历史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县,初置县时幅员辽阔,辖境含今桐庐、建德等地。三国吴黄武四年(乙巳,公元225年),析富春县地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三县,次年(丙午,公元226)年又置新城(后改新登)县。富阳、新登两县建置以此而始。富阳古称富春,新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名诛岁。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复名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甲午,公元394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新登初名新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太祖朱温为避其父朱诚讳,改名新登,新登之名始于此。富春之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汉以后,隶属多变。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均归杭州府(临安府、杭州路)所辖。民国时期初属钱塘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一行政区,后又多次变更,至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改隶第四行政区。1949年5月4日富阳解放,初属临安专署,1952年改为省直辖,1955年划归建德专署。1958年12月,改属杭州市至今。富阳历史上曾两度撤并: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并入钱唐(后改钱塘)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1960年8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复置。新登历史上曾五次省并:三国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并入桐庐县,西晋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复置;旋又废入富春,东晋咸和九年(甲午,公元334年)复置;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并入钱塘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并入富阳县,唐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复置;1958年10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又从桐庐县析出,划归富阳县。1994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县,设立富阳市,行政区域不变,隶属关系依旧,全市设乡镇、街道二十五个。
黎阳堂:以望立堂。
鲁国堂:以望立堂。
胶东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富阳堂:以望立堂。
文盛堂:以文立堂。
一、郁yù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及景县、山东之昌乐及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崇仁、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陇川及泸水等地均有。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望出鲁国。《国语》云:‘鲁相郁贡,子孙因居之。’今吴中有此姓。又望出黎阳。”
2、《中文大字典》注引《姓考》云:“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
3、《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称:“西域有郁立国,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4、又称:“扶风有郁夷县,胶东有郁秩县,北地有郁致县,或亦以地为氏。”
5、今或为鬱姓简化而得。鬱、郁本为二姓。今鬱字简化为“郁”,故鬱姓或写作“郁”,则与原郁姓不同源。宋代有郁藻、郁继善;明代有郁逢庆;又有郁文博,上海人,校勘家;清代有郁松年;又有郁禾,昆山人,经学家。
二、郁(鬱)yù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宋玉《高唐赋》注云:“禹师有鬱华,是鬱姓由来已久,上古仙人有鬱林。”
2、其注引《姓苑》云:“鬱出太原,与蔚姓通。”又:今则简化作“郁”,遂与郁姓相汇。晋代有鬱粥;明代有鬱让。
三、郁
郁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46%。其次河北、上海、江苏等省市也多此姓。上述4省市郁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85%。
郁姓起源:
1、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见《姓考》。鱼台有郁郎城(故城在今山东鱼台),即古郁国地,见《地谱》。
4、西域有郁立国(即郁立师国,故城在今新疆奇台西北),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3、匈奴人姓。南北朝后赵时有匈奴索头郁鞠,率众3万降石虎。
2、扶风有郁夷县(汉置,故城在今陕西陇县西)、胶东有郁秩县(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平度)、北地有郁致县(汉置,本义渠戎地,故城在今甘肃庆阳),或亦以地为氏。
5、清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镇辖大、小姓寨等土百户,姓郁。此姓始于唐,也有明时归附者。
6、仫佬、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郁姓名人:
郁贡,春秋时鲁相。
郡望:黎阳、鲁国。
变化:亦作彧、。
四、郁(鬱)
郁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郁姓起源:
1、夏禹之师有郁华,为郁姓之始。
2、楚伐郁林(故城在今广西桂平西),迁其民于郢(故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其后有郁氏。
3、源出蔚氏,以别蔚姓之支系,见《姓苑》。
4、唐时契丹人姓,见《旧唐书·北狄传》。
5、鲜卑姓。见《三国志》、《晋书》。
郁姓名人:
郁让,明时山东人,正德中任颍川卫知事。
郡望:太原。
变化:一作欝。
郁姓古代名人
郁采明朝,明正德年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任裕州同知,时遇战乱灾荒,盗贼四起攻打裕州,他率领州民抵抗,连战数日后城陷,巷战而死。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朝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朝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朝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朝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朝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朝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北宋朝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北宋朝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县属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己丑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壬辰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戊戌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辛丑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庚戌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丙寅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丙寅,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壬申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乙亥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丁丑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丁丑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戊寅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庚辰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胶东郡:西汉时期设置胶东郡,之后有时是国,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
富阳县:即今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富阳市,位于富春江下游,属杭州市所辖,东接杭州市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倚桐庐县,北与临安市、杭州市余杭区接壤,东北与杭州市西湖区毗邻。富阳历史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县,初置县时幅员辽阔,辖境含今桐庐、建德等地。三国吴黄武四年(乙巳,公元225年),析富春县地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三县,次年(丙午,公元226)年又置新城(后改新登)县。富阳、新登两县建置以此而始。富阳古称富春,新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名诛岁。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复名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甲午,公元394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新登初名新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太祖朱温为避其父朱诚讳,改名新登,新登之名始于此。富春之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汉以后,隶属多变。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均归杭州府(临安府、杭州路)所辖。民国时期初属钱塘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一行政区,后又多次变更,至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改隶第四行政区。1949年5月4日富阳解放,初属临安专署,1952年改为省直辖,1955年划归建德专署。1958年12月,改属杭州市至今。富阳历史上曾两度撤并: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并入钱唐(后改钱塘)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1960年8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复置。新登历史上曾五次省并:三国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并入桐庐县,西晋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复置;旋又废入富春,东晋咸和九年(甲午,公元334年)复置;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并入钱塘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并入富阳县,唐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复置;1958年10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又从桐庐县析出,划归富阳县。1994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县,设立富阳市,行政区域不变,隶属关系依旧,全市设乡镇、街道二十五个。
黎阳堂:以望立堂。
鲁国堂:以望立堂。
胶东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富阳堂:以望立堂。
文盛堂:以文立堂。
一、郁yù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及景县、山东之昌乐及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崇仁、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陇川及泸水等地均有。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望出鲁国。《国语》云:‘鲁相郁贡,子孙因居之。’今吴中有此姓。又望出黎阳。”
2、《中文大字典》注引《姓考》云:“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
3、《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称:“西域有郁立国,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4、又称:“扶风有郁夷县,胶东有郁秩县,北地有郁致县,或亦以地为氏。”
5、今或为鬱姓简化而得。鬱、郁本为二姓。今鬱字简化为“郁”,故鬱姓或写作“郁”,则与原郁姓不同源。宋代有郁藻、郁继善;明代有郁逢庆;又有郁文博,上海人,校勘家;清代有郁松年;又有郁禾,昆山人,经学家。
二、郁(鬱)yù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宋玉《高唐赋》注云:“禹师有鬱华,是鬱姓由来已久,上古仙人有鬱林。”
2、其注引《姓苑》云:“鬱出太原,与蔚姓通。”又:今则简化作“郁”,遂与郁姓相汇。晋代有鬱粥;明代有鬱让。
三、郁
郁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46%。其次河北、上海、江苏等省市也多此姓。上述4省市郁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85%。
郁姓起源:
1、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见《姓考》。鱼台有郁郎城(故城在今山东鱼台),即古郁国地,见《地谱》。
4、西域有郁立国(即郁立师国,故城在今新疆奇台西北),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3、匈奴人姓。南北朝后赵时有匈奴索头郁鞠,率众3万降石虎。
2、扶风有郁夷县(汉置,故城在今陕西陇县西)、胶东有郁秩县(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平度)、北地有郁致县(汉置,本义渠戎地,故城在今甘肃庆阳),或亦以地为氏。
5、清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镇辖大、小姓寨等土百户,姓郁。此姓始于唐,也有明时归附者。
6、仫佬、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郁姓名人:
郁贡,春秋时鲁相。
郡望:黎阳、鲁国。
变化:亦作彧、。
四、郁(鬱)
郁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郁姓起源:
1、夏禹之师有郁华,为郁姓之始。
2、楚伐郁林(故城在今广西桂平西),迁其民于郢(故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其后有郁氏。
3、源出蔚氏,以别蔚姓之支系,见《姓苑》。
4、唐时契丹人姓,见《旧唐书·北狄传》。
5、鲜卑姓。见《三国志》、《晋书》。
郁姓名人:
郁让,明时山东人,正德中任颍川卫知事。
郡望:太原。
变化:一作欝。
一、郁yù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及景县、山东之昌乐及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崇仁、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陇川及泸水等地均有。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望出鲁国。《国语》云:‘鲁相郁贡,子孙因居之。’今吴中有此姓。又望出黎阳。”
2、《中文大字典》注引《姓考》云:“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
3、《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称:“西域有郁立国,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4、又称:“扶风有郁夷县,胶东有郁秩县,北地有郁致县,或亦以地为氏。”
5、今或为鬱姓简化而得。鬱、郁本为二姓。今鬱字简化为“郁”,故鬱姓或写作“郁”,则与原郁姓不同源。宋代有郁藻、郁继善;明代有郁逢庆;又有郁文博,上海人,校勘家;清代有郁松年;又有郁禾,昆山人,经学家。
二、郁(鬱)yù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宋玉《高唐赋》注云:“禹师有鬱华,是鬱姓由来已久,上古仙人有鬱林。”
2、其注引《姓苑》云:“鬱出太原,与蔚姓通。”又:今则简化作“郁”,遂与郁姓相汇。晋代有鬱粥;明代有鬱让。
三、郁
郁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46%。其次河北、上海、江苏等省市也多此姓。上述4省市郁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85%。
郁姓起源:
1、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见《姓考》。鱼台有郁郎城(故城在今山东鱼台),即古郁国地,见《地谱》。
4、西域有郁立国(即郁立师国,故城在今新疆奇台西北),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3、匈奴人姓。南北朝后赵时有匈奴索头郁鞠,率众3万降石虎。
2、扶风有郁夷县(汉置,故城在今陕西陇县西)、胶东有郁秩县(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平度)、北地有郁致县(汉置,本义渠戎地,故城在今甘肃庆阳),或亦以地为氏。
5、清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镇辖大、小姓寨等土百户,姓郁。此姓始于唐,也有明时归附者。
6、仫佬、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郁姓名人:
郁贡,春秋时鲁相。
郡望:黎阳、鲁国。
变化:亦作彧、。
四、郁(鬱)
郁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郁姓起源:
1、夏禹之师有郁华,为郁姓之始。
2、楚伐郁林(故城在今广西桂平西),迁其民于郢(故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其后有郁氏。
3、源出蔚氏,以别蔚姓之支系,见《姓苑》。
4、唐时契丹人姓,见《旧唐书·北狄传》。
5、鲜卑姓。见《三国志》、《晋书》。
郁姓名人:
郁让,明时山东人,正德中任颍川卫知事。
郡望:太原。
变化:一作欝。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朝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朝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朝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朝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朝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朝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北宋朝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北宋朝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县属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己丑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壬辰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戊戌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辛丑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庚戌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丙寅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丙寅,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壬申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乙亥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丁丑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丁丑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戊寅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庚辰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胶东郡:西汉时期设置胶东郡,之后有时是国,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
富阳县:即今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富阳市,位于富春江下游,属杭州市所辖,东接杭州市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倚桐庐县,北与临安市、杭州市余杭区接壤,东北与杭州市西湖区毗邻。富阳历史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县,初置县时幅员辽阔,辖境含今桐庐、建德等地。三国吴黄武四年(乙巳,公元225年),析富春县地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三县,次年(丙午,公元226)年又置新城(后改新登)县。富阳、新登两县建置以此而始。富阳古称富春,新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名诛岁。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复名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甲午,公元394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新登初名新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太祖朱温为避其父朱诚讳,改名新登,新登之名始于此。富春之地,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汉以后,隶属多变。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均归杭州府(临安府、杭州路)所辖。民国时期初属钱塘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一行政区,后又多次变更,至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改隶第四行政区。1949年5月4日富阳解放,初属临安专署,1952年改为省直辖,1955年划归建德专署。1958年12月,改属杭州市至今。富阳历史上曾两度撤并: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并入钱唐(后改钱塘)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1960年8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复置。新登历史上曾五次省并:三国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并入桐庐县,西晋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复置;旋又废入富春,东晋咸和九年(甲午,公元334年)复置;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并入钱塘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并入富阳县,唐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复置;1958年10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又从桐庐县析出,划归富阳县。1994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县,设立富阳市,行政区域不变,隶属关系依旧,全市设乡镇、街道二十五个。
黎阳堂:以望立堂。
鲁国堂:以望立堂。
胶东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富阳堂:以望立堂。
文盛堂:以文立堂。
一、郁yù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及景县、山东之昌乐及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崇仁、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陇川及泸水等地均有。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望出鲁国。《国语》云:‘鲁相郁贡,子孙因居之。’今吴中有此姓。又望出黎阳。”
2、《中文大字典》注引《姓考》云:“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
3、《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称:“西域有郁立国,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4、又称:“扶风有郁夷县,胶东有郁秩县,北地有郁致县,或亦以地为氏。”
5、今或为鬱姓简化而得。鬱、郁本为二姓。今鬱字简化为“郁”,故鬱姓或写作“郁”,则与原郁姓不同源。宋代有郁藻、郁继善;明代有郁逢庆;又有郁文博,上海人,校勘家;清代有郁松年;又有郁禾,昆山人,经学家。
二、郁(鬱)yù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宋玉《高唐赋》注云:“禹师有鬱华,是鬱姓由来已久,上古仙人有鬱林。”
2、其注引《姓苑》云:“鬱出太原,与蔚姓通。”又:今则简化作“郁”,遂与郁姓相汇。晋代有鬱粥;明代有鬱让。
三、郁
郁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46%。其次河北、上海、江苏等省市也多此姓。上述4省市郁姓约占全国汉族郁姓人口85%。
郁姓起源:
1、古有郁国,后为吴大夫采邑,因氏,见《姓考》。鱼台有郁郎城(故城在今山东鱼台),即古郁国地,见《地谱》。
4、西域有郁立国(即郁立师国,故城在今新疆奇台西北),或其国之人以为姓。
3、匈奴人姓。南北朝后赵时有匈奴索头郁鞠,率众3万降石虎。
2、扶风有郁夷县(汉置,故城在今陕西陇县西)、胶东有郁秩县(汉置,故城在今山东平度)、北地有郁致县(汉置,本义渠戎地,故城在今甘肃庆阳),或亦以地为氏。
5、清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镇辖大、小姓寨等土百户,姓郁。此姓始于唐,也有明时归附者。
6、仫佬、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郁姓名人:
郁贡,春秋时鲁相。
郡望:黎阳、鲁国。
变化:亦作彧、。
四、郁(鬱)
郁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郁姓起源:
1、夏禹之师有郁华,为郁姓之始。
2、楚伐郁林(故城在今广西桂平西),迁其民于郢(故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其后有郁氏。
3、源出蔚氏,以别蔚姓之支系,见《姓苑》。
4、唐时契丹人姓,见《旧唐书·北狄传》。
5、鲜卑姓。见《三国志》、《晋书》。
郁姓名人:
郁让,明时山东人,正德中任颍川卫知事。
郡望:太原。
变化:一作欝。
其他姓氏
[ 郁 ]字的同音字 - [ yu ]
[ 郁 ]的同部首字 - [ 阝 ]部